阅读历史 |

第168章 常回家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168章 常回家

酒逢知己千杯少。

今晚一高兴,丁如山酒喝得有点多。

洗漱好,刚往炕上一躺,没一会就睡得像死猪一样。

丁母却几乎一夜都没有睡好。

没别的,既替自己的女儿高兴,又有些心疼自己的女儿。

这个年代的房子,隔音效果也就那样,东房和西房中间隔着客厅,动静一大,还是能够隐隐约约的听见。

丁秋楠和贾卫东进了房间没多久,丁秋楠那呜呜嗯嗯的声音就传到了丁母所在的东房。

半个小时,连续不断。

下半夜又是半小时。

“唉!这孩子真是太能折腾了.”

丁母辗转难眠,直到凌晨才昏昏沉沉的睡去。

翌日,早上。

贾卫东准时起床,打坐吐纳完成后,出了屋子。

外面寒风凛冽,天空有些阴沉,似乎又要下雪的样子。

在丁家小院里打了几遍太极拳,锻炼完身体后,贾卫东沿着红山口东大街开始跑步。

回来的时候,看到路边有早点铺,买了些包子和油条,拎在手上晃晃悠悠的回丁家。

“妈,我买了些包子和油条,您熬点粥就行了”

贾卫东一进屋,见丁母在厨房做早饭,把买的包子油条放到灶台上。

一声“妈”叫得丁母心花怒放,嬉笑颜开,一脸宠溺的道:“卫东啊,你这么早就起来啦,怎么不多睡一会儿,在家里不习惯吗?”

“没有,妈,我习惯了早起,每天都这样”

贾卫东边说边用搪瓷盆打热水洗漱,就像在自己家一样,一点也不生分。

“卫东啊,起这么早,怎么不多睡一会儿”

丁如山也起来了。

“爸,今儿农场有事,我要去上班”

三人坐在客厅吃早饭,都默契的没喊丁秋楠起床。

“卫东啊,多吃点儿”

“妈,我吃饱了,爸、妈,我上班去了”

丁家小院门口。

贾卫东发动车子开始预热。

丁母站在车边乐呵呵的叮嘱:“卫东啊,以后常来啊”

“妈,您说错了,不是常来,以后这儿就是我家,是常回家”贾卫东笑着纠正。

“对,对!卫东啊,常回家”

贾卫东一脚油门,车子颤颤巍巍的远去。

丁母站在小院外,默默的看着小货车走远,直到小货车拐弯后看不见了才转身进屋。

在猪肉人均年消费都没有一斤的年代,一头肥猪对一个单位来说,诱惑力仍然巨大。

街道办的王主任,今天没有休息,早早的就跟着车子,带着会计来农场。

贾卫东刚到农场没一会儿,王主任就赶到了农场。

二话不说,带着王主任直奔猪舍挑猪。

“王姨,您是先来的,您随便挑,挑最大的”

王主任看着猪圈里的肥猪,眉开眼笑:“好,卫东啊,那王姨就不和你客气了”

可是王主任看着圈里的猪半天,愣是没选好。她感觉都差不多大。

“卫东啊,我看着都差不多大”

贾卫东对旁边的孙红梅吩咐道:“嫂子,你帮王姨挑一头最大的”

孙红梅对猪圈里的猪了如指掌,马上就把最大的一头找了出来。

贾卫东安排工人过秤,帮着抬到车上,然后安排会计邓梦月和王主任带来的会计对接走账事宜。

送走了王主任,机修厂的刘峰又接踵而来。

“刘厂长,伱咋亲自来了,走,去我办公室喝茶”

贾卫东让姬雨菲带着机修厂的后勤主任去选猪,拉着刘峰进了农场办公室。

“嗯,好茶,啧啧!贾场长,还是你路子广,这么好的茶叶也能搞到”

刘峰把鼻子凑到小搪瓷缸前嗅了一口,马上就感觉出了茶叶的不凡,一脸的陶醉模样。

“刘厂长您要是喜欢,我这还有两罐,您走的时候带回去”

“哎呦,贾场长,我这哪好意思啊”

“别啊,刘厂长,我这还有事要烦你呢”

“贾场长,有什么事你尽管说,只要能办的就一定办”

“我昨儿去你那儿后,到我姐的卫生室坐了一会儿,我听说她想报考大学,打了报告后厂里没批准”

“等等,贾场长,咱们机修厂卫生室的丁秋楠是你姐?”刘峰一脸疑惑的表情。

“是啊,刘厂长,丁秋楠现在是我姐”

“这个啊,贾场长,可能不太好办,还真不是我这不批,是总厂那边人事科那边不批”

“刘厂长,您知道总厂不批的原因吗?”

“贾场长,我也只是听说是因为丁秋楠的工作做得不错,医术也好,总厂那边不愿意放,至于有没有其它原因,我还真不知道”

“刘厂长,您知道我姐的医术是从哪儿学来的吗?”

“这,贾场长,丁秋楠的医术不是医专里学来的吗?”

“不全是,刘厂长,您觉得一个医专能学到多少东西啊?”

“贾场长,那丁秋楠的医术哪儿学来的?”

“是我干爸,我干爸可是医学博士,医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