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422: 见识太浅薄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在外面就闻到香味了。”周一丁端着鱼头走了进来,吸了吸鼻子,捏了一条炸的金黄的爬沙虫放嘴里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边吃边点头,“好吃,香酥可口。”

周怀安和老爷子也走了进来,“我尝尝!”他说着拿起一条塞进嘴里,“好吃!好吃,爷爷,老娘你们咋不吃?”

周母端起陶钵,“哪有围在灶台前吃的道理,我端桌上去大家坐着吃。”

“给爷爷、老汉儿倒点酒!”杨春燕说着从碗柜里拿了一个酒罐和一口小碗出来,“海椒面我都拌好了的,撒一些在上面味道更好。”

周怀安拿起罐子和小碗,“丁丁猫,先来吃爬沙虫,鱼腌一会儿再做。”

“来咯!”周一丁把拌了酒和盐的鱼肉和鱼头放灶台上,去了桌前。

几个孩子也过来了,大伙儿围在桌前,几十条爬沙虫没一会儿就消灭干净。

“好好吃!”周家康舔舔手指,“幺婶我们明天又去抓!”

周母轻轻拍了他一下,“好吃也没有天天吃的道理,赶紧洗手去。”

周怀安喝掉最后一口酒,“丁丁猫,我帮你剁海椒,你做剁椒鱼头。”

“我去把鱼洗了!”周一丁和他分头干了起来。

周母把海椒从菜篮里拿出来,“天冷了,海椒也不结了,一株就稀稀拉拉结了几個,要不是黄采购要,我早就拔光了种其他的菜了。”

周怀安说:“我看这段时间的海椒价钱,比以前高一些了哈!”

“能卖两角钱五一斤。”周母笑着摇头,“价钱好有啥用,每天最多就摘一两斤,加上你三婶家摘的,才把黄采购那要的凑够。再过段时间开始打白头霜,苗黄了一个都不会结。”

杨春燕想起后世的大棚海椒,“去买些油布回来搭一个棚子保温,应该能多结一些。”

周母笑道:“哈儿哟!一米油布能买十几斤海椒,那么大一块地起码要几十米,豆腐都搞成肉价了。”

老爷子说:“以前方地主家种过不当季的菜,他们用的草帘子,打霜天就把草帘子盖上,太阳出来就把帘子揭下来。我看他家种的黄瓜,大冷天的也开花结果了。”

周父:“老汉儿,不当季的东西不好吃吧?”

老爷子:“我咋晓得,那东西我们这些泥腿子能给你看看都不错了。”

周父:“我明天打十来张草帘子,搭个小棚子试试,行的话就多打几张!”

不花钱的法子周母当然愿意试试,“行,明天就搭了试试。”

周一丁用葱姜蒜垫底,把破开的鱼头放上面,锅里烧热上油加入姜蓉蒜蓉小火炒香,把剁细了的海椒放里面快速翻炒几下,将炒好了的剁椒酱铲起来铺在鱼头上面。

往锅里添了一瓢水,将蒸篦放在上面中火蒸制,用外面那口锅煮酸菜鱼。

过了大概20分钟左右,他让杨春燕把蒸鱼的灶膛火灭掉又焖了一会儿,起锅撒葱花,又烧了些热油淋在上面。

周怀安端起土陶盘子,“剁椒鱼头来喽!”

周母看后笑道:“看着就有胃口,还是一丁勤快!”说着又瞪了一眼周怀安,“送你,你也弄不来吃!”

周怀安瘪嘴,“老娘,我发现那么多年,你就没看我顺眼过。”

周一丁笑嘻嘻的说:“二娘,老幺有你和嫂子们做给他吃。我是没办法了,嘴馋又没人做,只有自己学着动手。”

周母笑道:“明年把酒办了就好了,开春前你就来老幺家吃。”

“我这段时间都在这蹭饭呢!”周一丁撒了一把芫须在瓷盆里,又撒了些海椒面,起锅烧热油淋在上面,“酸菜鱼好了。”

一条大鱼做成两种口味,剁椒鱼头、酸菜鱼,好吃又下饭。

周家康放碗腆着小肚子,“还是幺爸家的菜好吃,我妈做的还没我奶做的好吃。”

周小茹赞同,“我妈做的也不好吃。”

周母笑道:“一个二个的嘴巴刁的不行,你老汉儿那会儿有洋芋吃都不错了。”

周怀安说道:“洋芋都不管饱!一顿几块鸡蛋那么大的洋芋,加上肚子里没油水,还没到半夜就饿得心慌。”

老爷子叹道:“是啊!大饥荒那会儿,山里还能进山找点吃的填填肚子,住在平坝的那些人吃观音土的都有。”

周父点头,“包产下户后生的娃命都好,不愁没粮食吃。”

杨春燕听后想起上辈子,长大了的周家康常说,他们这一代人累死累活还不如爷爷那一代。

老俩口全靠土里刨食,供大了四个儿子一个姑婆,关键是四个儿子还都讨了老婆。

他家才生了一个儿子,家里没车,城里没房子,连老婆都不好讨!

吃过饭,几个孩子也回家了,周母和罗海丽帮忙收拾好,大伙儿都告辞走了。

周父从来到走,都没提周怀安让熊大海拿钱买药的事。

周怀安把碗放碗柜里,“燕儿,天气预报说明天要降温咯!”

“还有两天就大雪了,是该降温冻冻那些虫子。”杨春燕擦了擦手,“我们去看看给旺财和来福的狗窝加点稻草。”

“要得!”周怀安拿起手电筒出门,阶檐上趴着的旺财冲两人亲热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