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19章 《古来之民族主义》(2 / 2)

加入书签

而是主动化胡为汉。”

“至唐时,韩愈所写《原道》叙述此法最为精确:孔子之作《春秋》也,诸侯用夷礼则夷之,进于中国则中国之。”

“自唐宋而至于今,此言想必闻者不少,有人以为韩愈不辨华夷乃是退步,其实详察之便可明白,此等说法皆是一脉而下……”

王文龙列举了大量中国古代将海外民族化为中原民族的具体事例,这年代的人能够通读历史的本就不多,更别说信手拈来的使用生僻史料作为自己的论据。

写完论据之后,王文龙最后又总结民族主义思想的优越性:

“中华民族主义有何好处?为何千年不绝如缕,虽屡遭阻碍,但始终向前发展?”

“余以为好处至少在三点:

一为化天下为一,使得国家内各族团结,不致分崩。

二者,扶助弱小,吸纳其他文明的同时使之能得以存活,不致逼上绝路,所谓服王化者得以保全,使四海归心。

三者,今之儒者不再如春秋时奔走于诸侯之间,而以天下为最大之诸侯,天下一体则天下一家,国事亦是天下人之事,儒者由此心方能有参与国是之动力,此伸明圣人大道之必然也……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