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1749. 大宋反派(70)一更 大宋……(2 / 2)

加入书签

大臣说:“诸位以为唐时兴盛,有哪位君王其功勋尤为卓著。”不等臣子们说,他自己就先说,“朕以为女帝武皇尤甚,她上承贞观遗风,下创天元盛世……”才有人反驳说,开元乃是玄宗皇帝所创。赵祯马上反驳,“若没有女帝一朝,只李隆基难成其业。”然后就感叹了,“可见,女子之见识,并不在男子之下;女子之能,亦可与男子比肩。”然后大家听着听着,就觉得好像有点不太对味了。官家突然这么说,这是有了要禅位的想法吗?王曾就问了,说:“您以为睿宗李旦如何?”“中人之材。”赵祯叹气,“与朕肖似。朕也不过是中人之材而已。”王曾:“……”这是官家起了禅位之心了么?四爷就觉得赵祯是真不笨,瞧!这不是掌握了诀窍了么?你这么一说,你看着急的是谁。果然,朝堂上下都急了。然后,在大朝之上就有一叫程琳的,直接给太后进献了一副画——《武后临朝图》。刘太后不知道是什么,只因程琳此人为官确实不错,说是进献了,她就叫人接到手里了。结果叫郭淮打开一看,她顿时大惊失色。今儿真要是接了这幅画,那完了,满朝上下尽皆讨伐之声。她也果断,一把抓了这画,随手就抛到珠帘之外:“这是何意?尔等将哀家当做什么人?我岂是武后之辈?”说着,愤然而起,“哀家绝做不出此等事来。”说完,甩袖而去。满朝上下都松了一口气:太后无此意,那问题就不大。赵祯就看雍王:然后呢?四爷:“……”还想然后呢?你要不进取,朝臣们和太后都觉得对方是退了一步,很满意现在的现状。所以,还想什么以后呢?知足吧!你不是怕太后废帝登基吗?瞧!不会的。太后亲口说出来了,所以,安心吧,你还是皇帝。下朝了,赵祯又叫了四爷。四爷还是一样,好好的去了,两人就那么相对而坐,四爷继续斗茶,赵祯继续坐在边上,慢慢悠悠的说话,“你的法子,甚是好用。”“那是因为满朝上下心里都是偏向您的,因而,这并非臣之功。”赵祯叹气,又说,“从真,太后年纪大了,很有些喜怒无常,这也是时常叫朕忧心呐。”是怕太后出尔反尔吗?说到底,还是希望一鼓作气,能达到亲政的目的,是吧?其实很简单,按时太医院,说太后身子不好,编造点病症,直接给圈寝宫里就完事的事。怎么就那么墨迹呢?反正你就是不圈着太后,太后九成的时间不还在寝宫里呆着吗?这要是换成李元昊,一刀的问题而已。借口都是现成的:你不是还有一个亲娘被太后放在永定陵守陵呢吗?就说她迫害你亲娘了,为人子为亲娘要个说法,这理由行吗?你只是要她还政,又不是要杀她,这些还不够么?四爷就问说:“官家以为,唐太|宗如何?”什么?“他是否为明君?”是!“他是否为孝子?”否!四爷将手里的茶推给他,然后起身,只说了一句:“您喝茶吧。”说着,行了一礼就告退了。赵祯看着桌上的茶,抬手端了起来。看着茶盏中墨绿的茶汤,他的耳中全是那两句话:他是否为明君?是否为孝子?是啊!孝子可能成为明君,但明君未必一定得是孝子。可是,朕一定有成为明君之能么?朕也不知呀!那朕唯一能做的,好似就是成为孝子——而已!:,,.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