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1748. 大宋反派(69)三更 大宋……(2 / 2)

加入书签

也不用这么着急给送走。赵祯更哭了,说:朕留她们留的久了,必然就有感情了。有了感情,朕如何舍得送她们走。你觉得不合适,那朕就忍痛割舍了吧。这事是记载在史书上的,用来证明仁宗皇帝确实是一个广纳谏言的好皇帝。桐桐看史书那个切入点总有点不一样,别人大概真觉得赵祯接受了御史的谏言了,挺好的。可桐桐看了就想骂一句渣男,几百贯就给人打发了?这些女子要是留在宫里,哪怕做个宫娥呢,每月也三百贯呢!而且,这些女子出去怎么办呀?能嫁人吗?一般的女子还能改嫁,她们这样的最后什么结果呢?这个史书上没有,但不难想象,最后肯定是青灯了一生。想到这个,桐桐就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什么。他能生就生,生不了就无子吧!无子挺好的,省事。在皇后这边呢,皇后说的都是这些事。桐桐特理解,反正是后宫只要无所出,这一定是皇后的错。所有的压力都给到皇后的身上了。是皇后怀不上,生不了,还善妒,以至于后宫无所出。郭皇后这种脾性,真的,她没被逼疯,这得是她是个暴脾气,一不高兴就闹,闹出来反倒是发泄了。因此,桐桐也就不劝了,怎么舒服怎么来吧。皇后有闹腾的权利,谁也别干涉。那边四爷跟赵祯在书房里,赵祯靠在椅子上,叹了一口气,“我本不打算折腾你们,在夏州完婚也挺好的。可太后娘娘年岁大了,执拗起来了。朕也是没法子。”四爷就笑,“成亲哪里能没有长辈在?回来完婚,我们求之不得。”“主要还是夏州,怕你们离开生出什么变故。”赵祯指了指茶具,“又是半年没喝到你点的茶了,咱们叔侄今儿点茶品品,说说闲话。”四爷就起身,挪过过去,坐着点茶去了。手里一边忙活着,一边道:“夏州也没有放不下的,那个地方,守着是它,不守着还是它。来来去去的,就是那么一点事。臣之前在折子上也说了,干点实在事,不争权不夺利,将官家的仁义撒遍边疆,这便是臣尽心了。”赵祯缓缓点头,好一个‘不争权不夺利’!这话是说夏州事,也是说他的态度。他对如今的朝政,持的就是这么一个态度。不争不抢,自然也就不会在亲政上多说什么。接下来,是长久的沉默。赵祯看着窗外被风吹的摇曳不住的树枝,“从真,朕跟你说句实话。”“您说。”“朝中似有人揣摩太后,都言太后有武后之志。”赵祯说着,语气里就满是伤感,“从真,若真有那一日,朕能投奔的人唯有你了。赵氏会不会有昔年李唐之祸,朕不得而知。”四爷:“……”这是逼着自己为他的亲政出力,是吧?赵祯又继续道:“这半年里,太后屡屡加封娘家。”这一点四爷知道,邸报上有。就是一直加封她的父母,她的祖父母,她的曾祖父母……甚至于加封到祖宗身上。将娘家的地位抬的极高。而这些行为,像极了武后造势的第一步。所以,赵祯慌了,也有些怕了。四爷就问说,“那依您之意呢?”是要直接夺了太后的权?还只是试探试探对方?要是直接夺权,我还真就有点看好你了。好不容易张口了,玩把大的。可要是只打算试探试探,这有什么意思呢?结果赵祯说:“……孝道为先,她虽逼迫于朕,可朕焉能逼迫于她?”四爷:“……”你要是给我皇阿玛做儿子,你真能给老人家气的升天了!:,,.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