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55章 重踏征程(101)万字更(1 / 7)

加入书签

重踏征程(101)

从灯火辉煌的大别墅, 到山脚下的茅草屋。对孩子来说,这个变化挺大的。要是骤然改变之下,孩子未必适应。可这一路颠簸, 在马车上过夜的是常有, 如今有了这么个地方, 孩子满眼都是新奇。一路颠簸真的累的,晚上吃了一碗蛋羹, 喝了几口粥几口菜, 洗了个澡,根本不用哄就这么睡了。

槐子和杨子都在这边的院子,在堂屋的西面那间屋子里。

小道和栓子跟巴哥和方云去隔壁院子里住了, 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 初来乍到的,还是凑在一块更安全些。

夜里的小村子安静的很,燥热退去, 除了偶尔的狗吠之声,再没别的声响了。

林雨桐给孩子盖了肚子,也这么躺平了。本来想说点什么的, 这会子也困了。

四爷看桐桐,桐桐已经靠着自己睡着了。他睁着眼睛, 将她的头发扒拉顺,借着月光看她的脸。

瘦了!瘦的颧骨都起来了。这一路颠簸, 顾着这个顾着那个,吃不好睡不好的,瘦的剩下一把骨头了。

什么时候遭过这个罪呀?

摸了摸身下,身下是褥子没错,可褥子下面是草席子, 脚不能伸到褥子外面,要不然草席子揦脚。枕头还没有,就是把衣服叠起来先这么枕着。

这么着脖子不舒坦。

他转身,拉了枕巾铺在胳膊上,叫桐桐枕在他的胳膊上算了。天热,人挨着人,肉挨着肉,最爱出汗。为了防止这种情况,就只能先垫一块毛巾算了。

换了环境,本来有点睡不着的,结果桐桐一挨着他,脑子还转着总想想点什么的,可调整了个姿势,转脸就睡着了。

农村这地方,又紧靠山林,早起可太热闹了。先是鸡叫声,早早的就有公鸡打鸣。远远近近的,喔喔喔的没怎么停下来呢。远处的山林里,鸟雀好似都醒了。叽叽喳喳的远远近近的。

桐桐一睁眼,迷蒙了一瞬,就瞬间清醒了。

四爷还没醒,孩子也四仰八叉的,睡的正酣。

外面有轻微的响动,该是槐子也起来了。

桐桐悄悄的坐起来,昨儿的衣服没法穿了,汗湿之后还没洗呢。

她起身去翻行礼箱,很多衣裳就没法拿出来穿了。翻了一身粗布的衣裳,换上。光脚穿着偏袋的鞋子,把头发梳起来盘上去用手绢包了。这才出去刷牙洗脸。

槐子也才起来,正四下里看院墙,看院子里有没有别的痕迹,见桐桐出来了,就朝外指了指。

哦哦哦!去外面洗漱是吧?

打开门,家家户户的门几乎都开着。有大人吆喝孩子的声音,有正牵着牛往出走的汉子,还有正端着盆子往水边去的女人。

大部分的人,见了林雨桐还都只是不好意思的笑笑,然后朝边上让让,不好搭话。

林雨桐跟着端着盆子的女人,对方脚步慢了一点,大着胆子问:“东家……是要水吧,回头我叫我家憨娃给您送两担水去。”

“没事,我先去瞧瞧。”

这女人就指了指从巷子中间流过的河,“这原本从山上下来是一大股水,后来,咱杨家的老祖宗在这里落户,就在村子最里面……瞧,就是那儿……”这妇人指着,“水从山上下来,在咱们村这一段是特别干净的,河道里都是石头……再往下游就不行了,就是镇子上,那都不如咱们这里的水干净。这一下来,过了农田那一片,在要进村子的地方,咱家老祖宗在那里修了池子,都是用石头砌的……吃水都去那里挑。洗菜淘米也去那儿。洗衣服就在各家门口就行的。但那边有大树遮挡,凉快。地方又宽,可多的锤衣石,所以,要图热闹,也都还喜欢去那一片……”

果然,前面一片,聚集着不少的人。池子边是打水的人,池子的下游,许多人各忙各的。池子里的水始终满满当当,水溢出来流下来,下游就在河道里挤着,洗漱的洗漱,洗衣的洗衣,男男女女说笑声响成一片。

林雨桐一过来,都不言语了。

这要是不能跟当地人融入一体,住着也别扭。

到了跟前了,有人主动打招呼,“林先生起了?”

林雨桐认识这妇人,这是杨先河的亲大嫂,他哥嫂侄儿都在村里住,他老娘还活着呢,跟着大哥大嫂过活。昨儿在那边的时候,这妇人就帮了许多忙。

“杨大嫂。”林雨桐从上面跳下去,“起的晚了,咱这村里,环境是真好!睡的可踏实了。”说着话,就掬起一捧水漱口,然后洗脸。起身随便的一甩,然后四下里看,“咱这村里,真是一块宝地。”

夸人家嘛!杨家在此地繁衍生息数百年了,都爱听这个话。

于是,就有牵着牛在边上饮牛的老汉说话了,前八百年后五百载的说这个村子的由来,这样的话村里的后生都知道,但在没有消遣的东西时,这样的故事是百听不厌的。

这老汉是杨九叔,瘦干瘪的老汉一个,敞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