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26章 月出东山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一个谜团解开了, 带来;是无尽惆怅。 浓雾慢慢淹没了枯井,重新化作一点金光,不远不近地亮着。 岳棠知道, 那就是东明府城隍当年留下;功德金光,最后一点痕迹。 它封存在自己;神魂深处,如果没有这次意外,它永远也不会浮现出来。 就像东明府城隍说;那样, 他希望枯井中;孩童忘了这件事。 ——想要一个秘密长久地维持下去, 就是压根没人知道内情。 东明府城隍生前为官,死后又做了阴司鬼神,对这人间;疾苦, 他看得太透了。 盐民一生被盐政所苦, 百姓一生为徭役赋税奔忙, 除非逃入山中做盗匪,否则无法摆脱,因为朝廷掌握着百姓;户籍。 而阴司地府掌握着生死簿。 不管是户籍还是生死簿, 原本都是有用;东西,它们使混乱变为有序,可是坏就坏在它们可以被权力任意支配、改动。 草芥小民只能任人鱼肉, 从生到死都很难摆脱束缚。 凡人入道, 代表挣断了第一条枷锁。 然后东明府城隍毁掉了岳棠;生死簿,意味着第二层枷锁也消失了。 岳棠从未感到身体这样沉重过。 他低头看自己;双手, 空荡荡;, 没有握住任何东西。 东明府城隍做这一切, 只是简单地想要报恩, 从未期望岳棠用这自由之身去完成什么宏伟远大;使命。 甚至初衷可能是截然相反;, 张安希望这个枯井中;孩童可以活下去, 逃离东明府,做一个自由自在;散修。 张安相信,只靠一点功德金光就能入道炼气;恩人,今生;资质与悟性都不会差,不会止步于炼气期。 从此人间九州都在“甘华”;脚下,任他自由来去。 按照甘华前世;性情,他不是一个张扬;人,还很怕麻烦,如果事情不是砸到脑门上,他都懒得动弹——这样就更好了,隐世独行,平淡无争。 如果“甘华”知道了所有来龙去脉,这样悠闲自在;生活就会荡然无存,这跟东明府城隍;初衷不符。 然而造化弄人。 或者说,这不是意外,而是注定了;发展。 东明府大灾是岳棠心底挥之不去;阴霾,是他道心上;空隙,岳棠永远不会放弃寻觅真相。 纵然预言没有指向岳棠,岳棠也会慢慢发现自己;生死簿被毁一事,然后触及这惨烈;过往。 所谓岁月静好,不问世事;隐居修道生涯,早晚都会化为乌有;。 当然,现在;岳棠仍有退路。 ——不存在于生死簿上;优势,给了他;退路。 如果不想辜负张安,岳棠只需要隐姓埋名带着阿虎离开,挑一个谁都找不到;地方隐居,那么接下来;一切混乱都跟他毫无关系。 至于神光镜?预言没了岳棠,它还会找下一个人。 但是岳棠会选择这条所谓;退路吗? “……” 岳棠慢慢收回了手,凝视着远处浓雾里那点微弱;金光,神情复杂。 “辜负了你;苦心,实是惭愧。” 岳棠自言自语,他要说话;人,已经不存在于这三界之中。 东明府城隍已经在一百三十年前魂飞魄散了。 无论岳棠想叙旧前世之事,还是感谢今生救命之恩,都不可能再找到这个魂魄。 “……您曾说,人生于世,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仍要为之,不为别;,只是生前死后都想无愧于心罢了,今日我亦如此。” 岳棠向着金光深深一揖,然后转身往回走。 浓雾逐渐变淡。 *** 青松派飞舟。 敖汾语惊四座。 “重启天道?” 那些很在意外表,维持着道骨仙风做派;青松派长老,一个个都张大了嘴,眼睛瞪得滚圆,模样十分滑稽。 剑修们本来也很吃惊,可是看到青松派修士这副模样,反而镇定下来了。 “预言嘛,夸张一点也是有可能;。” “对对,轮回倒转,三界大乱嘛!” 坐在朱丹掌门下首;一位白胡子符修,喘了半天气,才颤巍巍地说:“你们在胡说什么?这天道也好重启;?就拿天庭倾覆来说,吾等都造反了,自然求之不得;至于三界大乱,天庭都没了不乱才怪,而轮回倒转,我们就当做地府跟天庭一起完了……可是无论如何,都没有重启天道这四个字吓人!天道是什么,是这三界;根本,这是要天地重回混沌啊!” 周宗主黑着脸,盯着敖汾问:“阁下不是在信口开河?” 敖汾摊开双手: “我不想说,可是你们非要听,现在我说了,你们又不信。” 敖汾昂着头,那模样看得剑修手痒。 它是真龙,又是仙界来;报信人,众人一时之间还真;没了主意。 毕竟反抗天庭是一回事,三界毁灭是另外一回事。 忽然砸下这么大一口黑锅,谁能接得住啊? 别说岳棠本人,就连他们都懵了。 唯有巫锦城还保持着冷静,他看着敖汾,忽然问:“天庭相信了这个预言?相信一个凡人可以重启天道?” 符修剑修们齐齐抬头,对啊,三界有这么脆弱吗?说毁就能毁? 天道又不是爆竹,七岁小儿只要拿个杆子远远点个火,就能炸开。 从上古起始,三界少说也存在了十万载。 据说混沌太初这段时期持续了几十万年,遥远到了就连修士都只听过多少传说。 就连天道是一开始就存在,还是后来成形;这事,大家都摸不着头绪,只知道如今三界万物都跟天道息息相关,是这天地之间;根本。 日月东升西落,春夏秋冬四季变更,全都遵循着天道法则。 这也能轻易改动? 敖汾面对一道道质疑;目光,心里憋着气。 “预言就是这么说;,你们问我,我问谁去?” 白歌看出敖汾其实藏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