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05章 受打击的格蕾丝(二)(1 / 3)

加入书签

第405章 受打击的格蕾丝(二)

“我能参与你们的手术吗?放心,我只旁观,不会打搅到你们的。”会议结束后,格蕾丝心情十分复杂地说道。

丝黛芬妮看了墨菲一眼,墨菲不置可否。

丝黛芬妮耸耸肩:“我无所谓。”

“放心吧,我也是一名专业的医生。”格蕾丝保证道。

最终,丝黛芬妮和墨菲还是给了格蕾丝这个旁观的机会。

毕竟,格蕾丝虽然是拉拉,但是过来后一直都很正常,并没有特别过分的言语或行为。

殊不知,此时的格蕾丝,被勾起了专业上的浓厚兴趣,早已经盖过了一切。

她还没来得及撩妹,就被鸢尾花诊所的几个妹子撩到了专业上的“痛点”。

当东非希望医院准备妥当之后,超远程洲际手术就正式开始了。

仪器设备、网络等等早已调试好。

只不过,需要一步一步来。

那些准备都没有用到。

已经向外交部的大佬申请了,问题应该不大。

因此,在手术过程中,东非希望医院的医护团队担心不已,事前也做好了各种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,好在,墨菲和丝黛芬妮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

因为海底光缆,跨洲际一般在150-250毫秒。比如在中国国内,通过有线宽带访问美国的服务器,就差不多是这个延时。

更何况患儿年龄仅仅三岁。

从电子屏幕上,旁观的格蕾丝能清楚地看到远在东非希望医院手术室内的手术视野,大概是实体的10-15倍,可以说辨认度非常高了。

当中国在月球上建立基地,到时候大批量的人上去,险恶的环境,不能保证没有人受伤。

东非,希望医院的医护团队们,一边配合,一边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。

这就相当于是一场远程教学。只不过是无声的。因为丝黛芬妮不方便讲解,怕影响到墨菲的操作。

墨菲自己是能标记,可是其他医生不具备这个能力,有了这个辅助功能,对其他医生的操作会有非常便捷的帮助作用。

在临床上,对成年人实施单孔机器人手术技术已经较为成熟,但是,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,每进行一例都是开创性的手术。

格蕾丝学到了许多,获益匪浅。

不仅如此,这套系统相当好用,通过卫星跨陆、跨海传输,能克服浪涌、温度、天气等环境因素多变对信号跨海持续传输带来的影响。

事实上,这个功能是墨菲最先提出,然后由未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实现的。以后也将应用到3D-VR手术系统中。

“天呐,还能实时图像标记?”格蕾丝又一次被惊到了。因为,墨菲在操作,丝黛芬妮在另外一边协助,会时不时地在屏幕上进行标记、注释。

周乔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构思,那就是,在近地轨道研究人类干细胞的衰老、炎症和癌症。因为在近地轨道上,癌症干细胞似乎更容易再生,对标准疗法的抵抗力也更强。

具体选用什么设备或耗材,在手术之前,墨菲和丝黛芬妮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精心的挑选,保证都是最为合适的。

整个手术历时约1.5个小时,由于是远程洲际手术,所以墨菲小心翼翼,并没有将速度发挥到极致。

能做到这一点,不得不说中国的北斗起了大作用。

如果要求更高倍数的视野,那只能上普罗米修斯-3000,或者将蛇形微创手术机器人的“通道”稍微扩大,装配更高倍数的探头。

术中,患儿出血量仅约30毫升,切除了25%的肝脏(约160克)。

能学多少,就看个人自己的领悟能力了。

横跨整个美国、大西洋、非洲,将近一万五千多公里!

当然,比不上普罗米修斯-3000,毕竟,蛇形微创手术机器人的“孔径”小,但10-15倍足以应付绝大多数手术。

这种手术,她以前根本没经历过,可以说是降维打击!

墨菲通过鸢尾花诊所内的终端(主机操作端),隔空操纵希望医院内的手术机器人,让格蕾丝惊叹的是,几乎没有延时。

而丝黛芬妮在实时图像上进行标记,不仅鸢尾花诊所这边能看到,也是实时共享到希望医院的大屏幕上的。

航天医学、太空医学或者说宇宙医学,在将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。

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,在速度和质量之间取一个平衡。

这个也是相当重要的。

这种事情,不比谈情说爱有意思?

格蕾丝聚精会神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

可以说比有线还快。

事实上这個延时是有的,只不过,时间极短极短,不超过100毫秒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这样的案例都可以发一篇文章了。据格蕾丝估计,全球应该都是首例。

如果能在地球上就远程手术,或者指导手术,那自然是极好的。因为,即便有医护人员跟随登月,可能受限于医术水平,有些手术无法开展。

东非希望医院那边则密切配合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